柳暗花明又一村

我的第一篇博客

为什么我要写博客

    自幼以来,我常常能在网页上浏览到其他大佬所制作的精美网站。小时候的我,谈不上在意这些枯燥的网页知识,但精美绝伦的网页总能给我带来极佳的视觉享受。到了高中、大学,接触的博客越来越多,一开始是百度贴吧之类的帖子, 后来逐渐用上了知乎,CSDN等网站获取知识,现在几乎每天都要浏览别人写的博客,算法啊,解题步骤之类的。

    最近,我迷上了别人写的博客,心中的欲望油然而生,我也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自己建立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博客。于是我开始搜寻浏览方法,最后我盯上了知乎上的一篇“从零开始建立博客”,二话没说我就开始了自己的步伐。

  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提升自己。面试的时候,有自己的一个博客是加分项,同时如果能让别人浏览的化更是一种满足感,同时还能增强语言表达技巧以及代码能力,何尝不是一种双全的办法啊!

博客的大致方向

  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思路,博客亦是如此。我没有在互联网上发表过自己的见解,上次写作还是在高考(难以启齿QAQ)所以刚写难免有一些纰漏,敬请谅解。

    我的大致思路是

  • 第一个阶段

  

       分享大学生活,以及自己的学习经历、目标;

  • 第二个阶段

       逐步尝试写题解、知识点、注意事项等小宗;

  • 第三个阶段

    尝试写框架、项目,以及未来的走向。

小结

    道阻且长,行稳致远。

    写博客是个漫长的过程,众所周知,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。语言知识的积累,往往在数年的键盘敲击声中慢慢形成。星辰大海,总有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大一上的小结

    安带(简称安徽大学)——一所末流211。很荣幸我来到了安带,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,带给我的感受就五个字,平庸却充实。

学习成果

    大一要学的科目不多,也就高数英语之类的外加几门水课。想摆的话非常轻松,以各位能来安大的实力,跨个及格线不成问题。但问题就在于,究竟哪种方式适合大一的生活?

    要不就成天死学,学它个头破血流,可是科目就这么多吧,卷到底也只是课本上的知识点罢了,我觉得不太适合我。要不就纯摆,考前突击,按道理来说是可以这么做,但问题又来了,你不学总得找事情来消遣吧,玩游戏、胡吃海喝……耗费了巨额的钱财不说,反倒长胖了几斤,这明显是不划算的。我记得我们计导老师这么说的,游戏就相当于数据的重写与覆盖,这么一听貌似是这样的。后来我索性就把游戏删掉了,那能干点啥呢,我这不就过来写博客了嘛。

    话虽如此,但一到考试就废。就拿期中考试来说,各科只有八十出头,相较于全班普遍九十加的人来说,我就像是将军里的矮子。你问我干啥去了,我也讲不出来,也许是态度不端正吧,总之还有很多要改的地方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学了几门语言,C就不用说了,学校基础的教材,其次是C++,目前正在学Java。站在岸边的我早已窥见对岸遍地的Java……算法呢我也略知一二,这种逻辑性极强的东西一时半会是不可能学成的,只有不断积累,反复练习才有可能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。

项目成果

    一个大一刚来半年的新生能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呢?确实是这样的,目前这个阶段只能混一混经验。十月份左右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加了一个项目组长的联系方式,简单的交谈过后,竟成功的进去了新徽商创业大赛的小组。幸运的是,那个小组当时成功过了一试,我去的时候就开始决赛了。当时的项目原本是外卖柜,后来经过老师指点改为了心愿柜。外卖柜出发点是好的, 可是实现难度较高,后期不仅赚不到钱,可能还贴很多钱进去,得不偿失,因此我们索性换个方向。当然,这些询问老师之类的活明显不是我干的,我一个花钱都不明不白的人还想着怎么赚钱,实在可笑!但到后面又出现了大问题,就是项目探索过程中,突然发现没有与别人竞争的创新点,经过一直讨论后面就改为了梦想柜。其实过程中一直有个隐性的痛点,就是项目实现的形式:实体还是app。实体虽然便捷,但初期成本高,还需要很多人力去维护,并且需要考虑到地点天气等其他因素;app虽然没有线下环境因素的影响,但开发、维护、服务器等后续成本过高。可是,比赛毕竟是比赛,在不脱离现实的情况下,可以大胆设想,无需做出来成品。因此,我们最后将方向定为app。我是负责app设计这块的,这种美工其实与我这专业毫不相干,但由于我之前有一定的美工基础,干起来也能够轻车熟路、不忙不乱。最后到了验收的阶段,老师安排每个小组上去答辩,我们组在倒二,不至于一上来就踩坑。看了别的组的精彩答辩后,顷刻间我觉得我们组的项目黯然失色。有的项目甚至签约了公司,我怀疑它们把互联网+的项目搬来参加这种比赛,属于大炮打蚊子。最后我们组名副其实的参与奖,不论如何,每个组的创意都很惊艳,(未完待续)

    只要有了第一次,第二次、第三次接踵而至。到了年末,由于大创的申报时间即将结束,许多人都在为自己的大创项目招聘组员,但我心里清楚,能在网上挂着的大多都是些不好的项目,而且大多数组长对于成员的要求都是大二及以上。可是我能混到一点经验算不错了,于是我就大胆将自己的特长挂在了墙上。不出所料,果然有很多人加上了我的联系方式,逐一排查后,我选择了一个“互联网对安徽地摊经济的影响调查”的项目。由于这个大创项目并不是那么的复杂,一进去就开始着手写申报书了,每个人负责一个模块,效率挺高,花了一两天时间大概就完成了申报书的撰写。然后大一上就匆匆结束了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,我并不为自己混了几个项目而满足,换做别人照样能干得很好。

大一下的小目标

学习,还是学习

    由于大一上体验了半年的摆子生活,顿感乏力,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方式唤起我的“良知”。大一下的专业课明显比上学期的难度要大了,我觉得摆正自己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。之前总是眼高手低,自以为那些专业课知识非常简单,一看就懂,但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一塌糊涂。此外,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,还需要涉猎课外的知识,包括正在学的java以及后面打算了解的js等,争取在大一暑假期间找到合适的外包小项目(痴人说梦~)

出片

    有了相机怎么能让它在角落积灰呢,多多扫街才算得上是物尽其用。今年打算去一趟巢湖拍日落,这必然是一次绝妙的体验;再去看看海,以前去海边只知道怼着大海一顿瞎拍,根本不懂得构图一说法,这也算的上是弥补过去的遗憾了。还有星空,去年我拿着我的手机熬了几次夜都没能拍出自己较为满意的星空图,这次我将拿上相机再战,希望会有好一点的收获,英仙座等着我! 我还想爬上合肥的高楼,淋漓尽致地用上一次超广角,暴露出合肥的每一条马路,每一座高楼和被阻挡的太阳。

    提升摄影技能也是关键,包括构图法,后期的P图。相信在这一年的学习加实战,我能够产出一些比较优质的作品。

锻炼

    第一学期那憋屈的体测成绩我都不忍直视,我发誓新的一年我要加强锻炼,在耐力、爆发力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做出改变,我可不想一直成为别人口中的“细狗”哇!

完善博客

    目前的博客在很多方面都比较欠缺,包括美化、功能以及质量,我尽量坚持每天码出一点文章的习惯,此外对之前写过的“技术”博客进行复习查错。